ps:韓劇三寶:車禍、癌症、治不好
韓劇是怎樣煉成的?至今在亞洲電視劇界仍然擁有超高人氣和高製作水準的韓劇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20年前,韓劇還處於落後地位。從上世紀90年代的崛起至今,韓劇也經歷了幾個不同的發展階段,造就了風靡亞洲的一代又一代明星、超級巨星。回望20年,被人詬病的“韓劇三寶”早已從氾濫走向衰落。而韓劇求新求變的積極態度,才是韓劇經久不衰的根本所在。
《花樣男子》
《冬季戀歌》
《紳士的品格》
試水期:從無到有主打青春偶像
時間段:上世紀90年代
現在很多90後韓劇迷可能都不會相信,20年前,韓國和中國一樣,國產劇拍攝水平不高,電視台較少,每個月播出的電視劇大概在10餘部。當時的韓國,經常引進香港無線的電視劇,像周潤發主演的《上海灘》和黃日華[微博]、翁美玲版的《射雕英雄傳》都在韓國播出過。而韓國也效仿香港無線,把《退魔錄》等幾部韓國武俠小說拍攝成電視劇,不過,播出效果不盡如人意。同時,韓國還向《加里森敢死隊》學習,拍攝了幾部男人戲,又學習日劇拍攝了不少言情劇,但結果都是沒有什麼反響,以至於很多戲的名字都被韓國電視人淡忘了。
韓劇能夠成為“韓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期,韓國借鑒了日本青春偶像劇的成功範例,開始在偶像劇上大做文章。1993年,第一部韓劇《嫉妒》進入中國。這部曾經在韓國創下最高收視率的電視劇是由剛剛與棒球隊員喜結良緣的崔真實和電視劇《初戀》的男主角崔秀鐘的代表作品。故事講述一對年輕人由於重重的顧慮和誤會,原本單純的愛情故事波瀾迭起,經過了漫長的煎熬才領悟到了愛情的真諦。1997年,韓國的長篇家庭喜劇《愛情是什麼》正式進入中國市場試水,收視率一路激增。這個時期的經典韓劇還包括《星夢奇緣》、《真情》、《異國女友》、《戀風戀歌》、《可愛先生》、《天橋風雲》、《妙手情天》。它們的先後播出,在韓國引起了很大的轟動。那個時候的韓國觀眾曾經驕傲地表示,韓劇的進步“絲毫不亞於他們的足球”。
代表明星:崔真實、安在旭、張東健、金南珠、韓載錫、車仁表、金喜善
當張東健以大叔姿態回歸《紳士的品格》時,大概70後、80後會感慨不已——當年的小政哥、學長,如今已是飽經滄桑,但依然暴帥如初。而《星夢奇緣》號稱是韓劇的鼻祖,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捧出的崔真實和安在旭在當時絕對是耀眼的明星。且不說崔真實在多年後選擇結束自己生命時的唏噓不捨,光是安在旭風靡整個亞洲就夠讓韓劇風光不已了。安在旭在最巔峰時,可以在中國各地連開數場演唱會。翻開這一時期的韓劇名單,韓載錫、金喜善也是上榜最多的名字。
風靡期:古裝風靡《大長今》創神話
時間段:2000年~2006年
進入21世紀,韓劇憑藉幾部古裝戲和家庭倫理劇,迅速風靡整個亞洲。這個時期的韓劇最大的特點就是收視率屢創奇蹟,不斷被其他國家引進,真正形成了不可阻擋的韓劇潮。家庭倫理劇《看了又看》於2003年在韓國播出時,迅速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收視群體。《人魚小姐》更是獲得了韓國電視的多項大獎。《冬日戀歌》在日本播出後曾一度引發熱潮。
與此同時,《明成皇后》在韓國播出後,迅速受到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亞洲國家的青睞,銷到亞洲十餘個國家。隨後,韓國電視業開始著力拍攝古裝戲,《大長今》就是這個階段最突出的作品。《大長今》2003年9月15日開始在韓國播放,收視率一直保持在50%左右,並以47.8%的高收視率獲得2004年度收視之冠,尤其是2004年3月23日大結局時的收視率竟然達到57.8%,播放達七個月之久,直接收益100億韓元。更誇張的是,《大長今》播完後相當一段時間電視觀眾急劇減少,有人稱這種現象為“大長今後遺症”,因為《大長今》之後沒有可以和它媲美的電視劇出現,所以造成了收視率嚴重滑坡。
直到2005年《我叫金三順》的出現,才改變了這種狀況。《我叫金三順》改編自同名暢銷小說,由韓國MBC電視台於2005年播出。該劇在韓國連破當年收視紀錄,最終以超過51%的超高收視率完美謝幕,該劇最大的成功之處就在於它返璞歸真地把握住了絕大多數韓國女性的真實心態,精心策劃製作了這樣一部以醜女為主題的勵志電視劇。這一階段,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電視劇,就是《浪漫滿屋》。該劇在2004年播出,上演3週收視率即突破30%,結局收視率更是高達47%。該劇拉開了韓劇由悲劇向喜劇轉型的序幕,是韓劇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這一成功和創作者們不斷進取、求新求變是分不開的。
代表明星:裴勇俊、崔智友[微博]、宋慧喬、元彬、宋承憲[微博]、玄彬、李英愛、張瑞希[微博]、Rain
韓劇造星的功能,在這一時期得到了完美的體現。一部《冬日戀歌》,讓裴勇俊和崔智友成了亞洲首屈一指的明星。據說在某次國際會議上,日本前首相小泉特別提出想見裴勇俊,可是裴勇俊及其經紀公司根本不買賬,以“沒有檔期”為由拒絕了,後來韓方只好派出該劇女主角崔智友前來救場。宋慧喬、玄彬、元彬、李英愛、車太賢、全智賢、蘇志燮、宋承憲等一大批巨星都是在這個階段韓劇捧出來的明星。憑藉韓劇《浪漫滿屋》熱播,Rain紅遍全亞洲,甚至還入選了《時代》雜誌“世界最有影響力的100人”。
低迷期:韓劇三寶越來越受不了
時間段:2006年~2010年
在2006年,韓劇的製作者們忽然陷入了沉思。在這一年五月,除《奇怪男女》一日播出的最新一集收視率達到了32.1%以外,其他連續劇全部沒有達到20%或以上。週末檔只有《天啊》保持了31.8%的收視率。
其中《傳聞中的七公主》的編劇,是曾經創作出高收視率連續劇《玫瑰色人生》的文英楠,卻也無力回天。而《愛和慾望》則是翻拍自過去的超人氣同名連續劇。這充分顯示了當時韓劇已經進入了低迷期,這一時期的韓劇製作水準已經開始下降了。劇本新意不足,不斷重複舊橋段,讓過去韓劇的優點如今都成為了雞肋。所謂的“韓劇三寶”——車禍、癌症、治不好,其實吐槽的就是這一階段。2007年,除韓劇《宮》1月在韓國本土引起收視熱潮外,上半年韓劇的播出情況並不理想。《再見微笑》、《你來自哪顆星》、《戀愛時代》、《春日華爾茲》、《偉大的遺產》均由於平淡無奇的故事而未能引起轟動。安在旭主演的《再見先生》取得15%的收視率,竟然被稱為新高。
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韓劇越來越被亞洲乃至世界市場所接受,韓劇的製作週期越來越短,從業者也越來越沉溺於模式化中孤芳自賞,心態也越來越浮躁,導致了馬虎粗糙的韓劇問世。
代表明星:李敏鎬[微博]、尹恩惠
韓劇雖然低迷,但並不代表沒有巨星的出現。2009年的韓版《花樣男子》開啟了韓劇新一代偶像藝人的星途,李敏鎬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飾演的具俊表紅遍了整個亞洲,成為無人能及的超級巨星。出演《宮》的尹恩惠不是標準的韓劇美女,卻因其可愛和犯二獲得了觀眾的認可,是這一時期女星的代表。
回潮期:大咖回歸題材趨向多元
時間段:2011年至今
2011年對於韓劇來說,是一個發生著劇變的年份,儘管全年都沒有出現超高收視率的“國民劇”,但有更多的電視台和製作公司開始嘗試新的題材;而有線台的異軍突起和綜編台的開播,也在告訴整個韓劇產業,未來幾年,韓劇製作的競爭只會越來越趨向白熱化,爭編劇、爭導演、爭演員,所有的資源都將遭遇前所未有的競爭,當然最慘烈的,就是爭奪觀眾的眼球。
韓劇製作不斷求新求變,放棄了經久不衰卻早已生厭的“韓劇三寶”,2011年的《49日》是奇幻題材,《吸血鬼檢察官》向美劇靠攏。紅了兩年的綜藝節目《我們結婚吧》也被很會找素材的編劇寫成了《最佳愛情》,這是2011年最好看的電視劇,沒有之一。2012年是韓劇的大咖回歸年,張東健回來拍了《紳士的品格》,花樣老男其實沒什麼新意,不過30%的收視率讓張東健賺夠了滿足感。宋承憲穿越成了《仁醫》,肌肉依舊結實。蘇志燮成了特工,頭腦好,身手也敏捷起來。在題材上,如果說2012年是“穿越年”,那麼2013年就是“異能年”,千里眼、順風耳、超能力都不算什麼,連外星人都來了。這些元素其實美劇早就用濫了,但放在包裝精美的韓劇中,照樣好看。
代表明星:金秀賢、孔孝真、張根碩等
這一批明星,恐怕就不是一兩句話就可以形容的了。像金秀賢這樣動輒就拿到40%多的高收視率,絕對是多家電視台爭寵的焦點。新一代韓星個性並不特別突出,主打的是絕對的漂亮和絕對的帥氣,這樣才有成為巨星的潛質。
半島晨報、海力網記者梁巍(責編: Gracetot)
資料來源:新浪娛樂http://ent.sina.com.cn/v/j/k/2014-01-18/08314083934.shtml